實驗粗蛋白測定儀對飼料中粗蛋白的測定
隨著飼料工業的快速發展,飼料產量迅速增長,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的測定顯得日益重要,雖然粗蛋白測定無法鑒別三聚氰胺和尿素等物質,但是在目前條件下,飼料中粗蛋白的測定仍然是評價飼料營養價值的重要指標。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是評價其質量高低的主要指標。因此,蛋白質的測定一直是我們國家商品檢驗中十分重要的項目。
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不法商販常在食品和飼料中摻假作偽,謀取暴利。所以,如何準確快速測定其中的成分,已成為各監督行業執法的重要依據。飼料中粗蛋白的測定大致分為兩種:凱氏定氮法和自動定氮儀法。自動定氮儀法中要用到的粗蛋白測定儀是利用凱氏定氮原理,快速自動地進行蒸餾、滴定和計算。
實驗用粗蛋白測定儀對飼料中粗蛋白的測定如下:
1、實驗原理:凱氏法測定試樣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劑作用下,用硫酸破壞有機物,使含氮物轉化成硫酸銨。加入強堿進行蒸餾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測出氮含量,將結果乘以換算系數6.25,計算出粗蛋白含量。
2、試劑:硫酸、混合催化劑、氫氧化鈉、硼酸、混合指示劑、鹽酸標準溶液、 蔗糖、硫酸銨、硼酸吸收液。
3、儀器設備:粗蛋白測定儀、樣品粉碎機或研缽、分樣篩、分析天平、消煮爐或電爐、滴定管、凱氏燒瓶、凱氏蒸餾裝置、錐形瓶、容量瓶、消煮管。
4、試樣的選取和制備: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試樣用四分法縮減至200g,粉碎后全部通過40目篩,裝于密封容器中,防止試樣成分的變化。
5、分析步驟
(1)試樣的消煮:稱取試樣0.5~1g(含氮量5~80mg)準確至0.0002g,放入凱氏燒瓶中,加入6.4g混合催化劑,與試樣混合均勻,再加入12mL硫酸和2粒玻璃珠,將 凱氏燒瓶置于電爐上加熱,開始小火,待樣品焦化,泡沫消失后,再加強火力 (360~410℃)直至呈透明的藍綠色,然后再繼續加熱,至少2h。
�。�2)氨的蒸餾:將試樣消煮液冷卻,加入20mL蒸餾水,轉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卻后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做為試樣分解液。將半微量蒸餾裝置的冷凝管末端浸入裝有20mL硼酸吸收液和2滴混合指示劑的錐形瓶內。蒸汽發生器 的水中應加入甲基紅指示劑數滴,硫酸數滴,在蒸餾過程中保持此液為橙紅色,否則需補加硫酸。準確移取試樣分解液10~20mL注入蒸餾裝置的反應室中,用少量蒸餾水沖洗進樣入口,塞好入口玻璃塞,再加10mL氫氧化鈉溶液,小心提起玻璃塞使之流入反應室,將玻璃塞塞好,且在入口處加水密封,防止漏氣。蒸餾4min降下錐形瓶使冷凝管末端離開吸收液面,再蒸餾1min,用蒸餾水沖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流入錐形瓶內,然后停止蒸餾。
�。�3)蒸餾步驟的檢驗:精確稱取0.2g硫酸銨,代替試樣,按(2)步驟進行操作,測得硫酸銨含氮量為21.19±0.2%,否則應檢查加堿、蒸餾和滴定各步驟是否正確。
(4)滴定:用(2)或(3)法蒸餾后的吸收液立即用0.1mol/L或0.02mol/L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溶液由藍綠色變成灰紅色為終點。
6 、空白測定:稱取蔗糖0.5g,代替試樣,按第5章進行空白測定,消耗0.1mol/L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不得超過0.2mL。消耗0.02mol/L鹽酸標準溶液體積不得超過0.3mL。
7、 分析結果的表述
計算見下式:
粗蛋白質(%)=(V2-V1)?c×0.0140×6.25/(m×V'/V) ×100
式中:V2── 滴定試樣時所需標準酸溶液體積,mL;
V1── 滴定空白時所需標準酸溶液體積,mL;
c── 鹽酸標準溶液濃度,mol/L;
m── 試樣質量,g;
V── 試樣分解液總體積,mL;
V── 試樣分解液蒸餾用體積,mL;
0.0140── 與1.00mL鹽酸標準溶液〔c(HCl)=1.000mol/L〕相當的、以克表示的氮的質量。
6.25── 氮換算成蛋白質的平均系數。
重復性
每個試樣取兩個平行樣進行測定,以其算術平均值為結果。
當粗蛋白質含量在25%以上時,允許相對偏差為1%。
當粗蛋白含量在10%~25%之間時,允許相對偏差為2%。
當粗蛋白質含量在10%以下時,允許相對偏差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