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面粉制作的油條品質研究
油炸食品是一種傳統的方便食品。它是利用油脂作熱交換介質,使其中的淀粉糊化,蛋白質變性,以蒸汽的形式逸出水分,具有多孔性和外皮酥脆的特殊口感,同時由于面團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及一些微量成分在油炸過程中發生變化而產生特殊風味。油條在國內外備受消費者的喜愛,是具有一定市場的中國傳統食品。小麥面粉是制作油條的主要原料,在油條制作中起著關鍵作用,由于我國小麥品種繁多、品質差異較大,以及我國人口眾多,口味差別較大,對于制作油條的面粉的選擇至關重要,本文選用市場上適合做油條的15種面粉,研究其對油條品質的影響,為開發高品質的油條專用粉提供一定的依據。
1試驗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市場上購買的15種適合制作油條的面粉。
1.2主要試驗設備
101A-3E型電熱鼓風干燥箱,浙江托普儀器有限公司;GlutenIndex濕面筋儀,瑞典Perton公司;Sdmatic損傷淀粉測定儀,法國特里白特一雷諾公司;布拉班德粉質儀、布拉班德拉伸儀,德國布拉班德公司;RGX型人工氣候培養箱,浙江托普儀器有限公司;B5高速攪拌機,美國NationalMFG公司;單缸單篩電炸鍋,廣州煌子西廚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1.3試驗方法
1.3.1指標測定
面粉水分測定根據GB5497-85,定溫定時烘干法測定;面粉灰分的測定根據GB/T5505-85方法測定;面粉白度采用WSB-IV型智能白度儀測定;面粉粗蛋白質的測定用tector凱式定氮儀測定;面粉總淀粉的測定執行GB/T8883-2008;面粉降落數值的測定根據GB/T14607-93方法測定;面團粉質特性的測定執行GB/T14614-93;面團拉伸特性的測定執行GB/T14615-93;油條粗脂肪的測定執行GB/T14772-2008。
1.3.2油條的制作本文采用新型無鋁膨松劑制作油條,原料配方比例為:面粉200g、食鹽2.6g、無鋁油條膨松劑(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6.0g和水120~125g(在面團粉質吸水率基礎上增加2%~3%)。
油條制作過程主要包括:鹽(或膨松劑)→加水→和面→疊面→餳面(1.5~2.5h)→成型→炸制→成品。
成型時首先在面團和案板表面蘸取少許油,右手按住面團的一頭,左手托條,右手向左按條,使之形成寬窄、厚薄一致,厚1~1.5cm,寬約8cm的面帶長條。然后用刀將條切成2~3cm寬的小坯條,取一條坯條在非刀口面刷少許水,再放一條坯條重疊(刀口面均在兩側),用竹筷在坯條中間壓一下,使兩坯條黏連,然后用雙手托住坯條,用手指輕捏兩頭拉伸至35cm左右的長度,放入油鍋中(先放坯條中部,再將兩端放入油鍋),炸制油條的油溫是影響其膨發性、口感、色澤和耗油率的重要因素,一般油溫控制在180~200℃之間為宜。一邊炸一邊用筷子翻動,炸至條形筆挺飽滿和色澤金黃。
1.3.3油條成品感官評定
品評標準表:在結合我國研究者和各大廠家的品評方法與經驗的基礎上,本文所采用的油條評價標準是作者運用模糊數學方法制定而成,見表1。品評人員組成:由經過培訓有經驗的6名品評員組成。

1.4數據處理與統計分析
運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15種市售面粉基本理化指標測定結果
本研究所測的理化指標有:面粉水分、灰分、白度、粗蛋白含量、濕面筋含量、淀粉含量和降落數值,所測結果詳見表2。
2.2 15種市售面粉流變學特性測定結果
面團流變學特性包括面團的粉質特性和面團的拉伸特性,面團流變學特性是面團物理性能的表現,它與食品加工過程中面團的滾揉、發酵以及機械加工直接相關,能夠很好的反應面粉加工品質,測定結果見表3和表4。
由表6可知:油條比容與面粉濕面筋含量成極顯著負相關,濕面筋含量越低,油條比容越大;感官評分與面粉灰分成高度負相關,灰分含量越高,評分越低,這主要是因為灰分含量高,油條色澤不好,影響感官評價,但是一定的灰分含量不僅能增加油條的膳食纖維,還能降低油條的含油率;感官評分與粗蛋白含量和濕面筋含量成負相關;油條的水分含量和面粉灰分及濕面筋含量成高度正相關,和白度值及淀粉含量分別成高度負相關和負相關,油條水分與粗蛋白含量成正相關;油條的含油量和面粉灰分及粗蛋白含量成極顯著負相關,粗蛋白含量越高,油條吸油量越低,與濕面筋含量成負相關,另外,油條的含油量與面粉白度和淀粉含量成極顯著正相關。
2.5面粉理化指標與油條指標間的關系
由表7可知:油條水分和面團吸水率及形成時間成極顯著正相關,與弱化度成正相關;油條比容與面團形成時間成負相關,與面團穩定時間成正相關。基于上述試驗研究和對比分析:在這15種市售粉中,1號、9號、10號和6號等面粉制作的油條品質較好。
優質油條專用粉理化指標要求:灰分指標應在0.47%~0.68%,白度指標應在73~81,降落數值介于340~440之間,粗蛋白含量應該在11.10%~14.90%,濕面筋含量應在28.0%~36.0%之間,粗淀粉含量為59.0%~68.2%。
油條小麥粉面團流變學特性要求:吸水率應≤64.8%,面團形成時間和穩定時間分別在2.3~3.7min和3.3~5.0min之間,面團的弱化度應為95~138F.U,粉質質量指數應在50~67范圍之內,拉伸參數中的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阻力和延伸度分別在349~450B.U、270~390B.U和121~184mm之間。
3結論與展望
通過對15種商業面粉的研究得出:1號、9號、10號和6號等面粉制作的油條品質較好,本文通過對市售較適合做油條的面粉的研究,得到了優質油條專用粉理化指標及面團流變學指標要求。
油條品質與面粉品質存在很大關系,要生產出人們喜歡的油條,必須配合高質量的面粉,因此仍需對其小麥育種、原糧選擇、制粉工藝和后續改良,以及油條專用粉的理化指標和流變指標等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建立油條專用粉和油條的國家標準,以保證油條的的工業化生產,油條專用粉的研究與生產時間不長,還未形成統一的理論基礎,需要不斷地研究與探索。
【中國糧油儀器在線】部分信息來自互聯網,力求安全及時、準確無誤,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對其觀點贊同或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