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優質糧?優質糧食的含義有哪些
什么是優質糧?優質糧食的含義有哪些
所謂優質糧,也就是質量比較好的糧食。但要比較全面地把握這一概念,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搞清楚糧食的質量包括哪些方面。
從糧食的使用價值來看,糧食的質量應該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糧食的加工和儲存品質。主要包括出品率、加工成本等。同樣是小麥,加工成同等規格的面粉,籽粒飽滿的,出粉率就高一些,籽粒干癟的,出粉率就低一些;含雜質少的,加工起來就省事,加工成本相對較低,含雜質多的,有些需要挑揀,加工成本就要高一些;水分含量較低的,比較容易儲存,水分含量高的,則不易儲存。二是消費者感官的舒適程度。如糧食制品的口感、色澤、香味等。三是營養等消費者難以直接感受到的內在品質,譬如小麥的粗蛋白質含量,稻谷的直鏈淀粉含量等。四是環保方面的特點。如,是不是綠色食品、有無農藥殘留、符合不符合環保要求等。
第二,要了解形成糧食質量差異的原因。
使糧食具有不同質量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糧食品種。白麥和紅麥固然不同,同樣是白麥,各個具體品種之間也會存在質量差異。二是在土壤肥力等自然因素方面的區域差異,如同一品種的粳稻,東北稻的質量就普遍高于長江流域。三是在不同年份由于氣候等情況所產生的差異。如東北玉米受災后質量下降較多,等外糧比重大為增加。四是在物質和人工等投入品數量、質量方面的差別,如所用農藥的品種和數量、農戶的生產技術、在田間管理和后整理環節的精心程度等。
第三,要搞清楚區分不同質量糧食的指標體系。
在糧食的收購環節,為反映糧食質量的差異,現主要使用三類指標,一是品種,如根據小麥的皮色、粒質和播種季節可將小麥分為白色硬質冬小麥等。其中每一大品種里面又有許多小品種,如豫麥多少號等。二是等級,如按容重劃分,用容重測定儀測定糧食容重,小麥分為五等,玉米分為三等。三是純度,主要包括糧食中所含雜質、水分、不完善粒的百分比等。
第四,要辯證地理解優質的概念。
所謂優質,主要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一是某些糧食的優質一般是相對于另一些糧食而言的,是二者相比較的結果。沒有比較,就無所謂優質不優質。二是優質是相對于需求而言的,優質不優質,要結合特定的用途來判斷。如小麥,如果用來包餃子,其面筋質含量就要高一些,這樣餃子皮才不容易破;如用來做糕點,則面筋質含量又要低一些,以便使糕點松軟可口。三是對優質的要求,是與市場供求形勢的變化、與人民生活水平相聯系的。在吃飽肚子之前,人們是不會過多考慮口味如何的。只有吃飽,才能再進一步吃好。當然,另一方面,質量好壞,在特定條件下,也有著公認的標準,是一種客觀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講,優質也具有一定的絕對性。
第五,要結合成本與效益情況來確定當前應著重發展的優質糧食。
某些糧食在使用價值方面比另一些質量好,是否必然意味著應該發展前者而放棄后者呢?也不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