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對小麥品質的影響
小麥顆粒的品質主要是包括我們的后期加工品質已經本身具有的營養品質,顆粒中含有的氨基酸是和我們的營養元素之間息息相關的,像面筋就是直接反應小麥品質的一個元素,它的含量是和周圍的環境以及品質息息相關的,因此營養元素含量之間的差異存在也是必然的,我們需要通過面筋洗滌儀來進行了解。關于土壤因素對小麥蛋白質品質的影響國內外已有許多報導。目前研究氣候因子對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的影響也有一些報導。但研究氣候因子對各蛋白組分及面筋含量的影響未見報導。
本文主要研究地理環境和氣候因子對刁債品質的影響。冬性品種的蛋白質、賴氨酸及面筋含量的平均值都高于春性品種,醇溶蛋白和剩余蛋白含量的平均值也是冬性品種比春性品種高。而清蛋白、球蛋白及谷蛋白含量的平均值表現為冬性品種比春性品種低。說明冬性品種的蛋白質含量高于春性品種主要是由于醇溶蛋白和剩余蛋白的增加。賴氨酸和蛋白組分的含量與海拔高度、緯度的相關性不顯著,說明各品種賴氨酸和蛋白組分含量的不同主要是由品種本身的遺傳特性決定的,而與品種的地理分布關系不大。
同一小麥品種在不同地區種植由于生態條件(溫度、光照、降雨、土壤)的不同,蛋白質、賴氨酸及面筋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各品種在萬縣、貴陽分春、秋兩期播種,籽粒的蛋白質、賴氨酸及面筋含量變化。降雨過多對蛋白質形成不利的原因是土壤水分過多容易沖掉小麥根部的硝酸鹽,使供氮不足,引起根系早衰。另一方面籽粒形成晚期過多的降雨也會拖延光合作用和營養物質運轉的時間º,這樣籽粒中含氮量減少且碳水化合物含量持續增加。本研究也注意到過多的降雨對籽粒蛋白質中各組分含量的影響并不相同;球蛋白、清蛋白的含量降低,而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含量增加,致于其中的原因還需進一步研究。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www.radiant-cloud.com/